“化债潮”来袭,发行额度屡创新高,企业又该如何占领潮头
引言
2024 年 10 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截至11月29日,各地专项债券频发,大规模“化债潮”来袭!
因此,朴觅鑫推出内训课程《城投债信用变化&地方化债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趋势。
近期地方债相关信息
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这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
随着政策的实施推进,引发各地“化债潮”。从11月15日河南打响化债第一枪以来,20多天时间再融资专项债券密集落地约1.36万亿元。11月25日单日发行地方债约1249亿元,本周(11.25-11.29)各地发行地方债63只,单周金额突破9400亿元。根据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张旭的统计,本周地方债的发行规模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11月12日至今,全国已有22地披露了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额度,专项债券总额为13613.4835亿元。
按当前各地区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从高到低排列,江苏省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突破2000亿元,为2511亿元;湖南省、贵州省额度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288亿元、1176亿元;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陕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9省各自额度均突破500亿元。
信息来源:企业预警通、中国债券信息网、澎湃新闻、新浪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等(排名不分先后)
应对各地涌现的“化债潮”,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的新政也正在快速落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建设地方债长效机制不仅有利于解决地方债问题本身,也有利于推动整体财政治理的现代化,真正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朴觅鑫内训课程推荐
企业了解和应对化债政策的重要性:
1. 降低债务风险:化债政策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的短期流动性问题,缓释信用风险。企业通过了解化债政策,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与地方政府相关的信用风险。
2. 优化债务结构:企业可以通过政策优化自身的债务结构,减轻财务压力,提高财务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 应对经济挑战: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债方案,以保持竞争优势,化债策略的实施有助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推动创新。
本期朴觅鑫为大家推荐课程:
课程名称
《城投债信用变化&地方化债分析》
课程目标
1. 了解城投债的存量资产管理、政策分析、以及针对逾期项目的化债和还款方案的搭建与优化等方面内容,立足于项目,理清落地实施的思路;
2. 非标转标案例分享:如发债,置换等;
3. 具体了解化债模式,时间表,各地分配方式,以及化债资金的典型案例;
4. 城投的化债情况。
课程大纲
一、最新政策文件要点解析
1. 热点化债政策解读及近期最新政策要点解析
2. 政策梳理与要点解读
3.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当前的重点工作应对
二、重点省市的区域风险特点及化债进展
包括但不限于化债规模、财政支持、置换方式等
三、城投类资产风险处置的困境与突破
1. 城投非标债务的处置策略及突破口
1.1 隐性债务的化解政策及实务操作
1.2 未入隐债的债务化解政策及实务操作
2. 主流的几类化债方式
3. 经典案例分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
3.1 资产处置
3.2 债务重组
3.3 隐性债务显性化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021-52897099
官方二维码: